4月26日,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彭国民博士在我校6号楼104教室进行题为“人工智能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研究”的精彩讲座。信息工程学院科研院长李国良主持讲座,院长薛河儒、常务副院长孙德刚、教学院长肖媛媛出席,学院全体任教老师参与并认真学习。
彭国民博士以地球物理勘探为行业背景,深刻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前沿布局。他不仅对人工智能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现状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还深入探讨了其底层技术原理,展现了对该领域的深厚底蕴和独到见解。彭博士结合个人的科研经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计划项目等,分享了他在科研道路上的心得体会。通过分享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和审稿感悟,与现场的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此外,彭博士还从高校教师做科研的根本逻辑、科学过程、资源支撑、保障措施等方面给出深刻见解。他强调,科学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高校教师科学研究行动方略的“发现规律、产生知识、形成结论”核心理念,为教师们将来科研开展行为范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供重要的指导。
整场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不仅展现了彭国民博士在地球物理勘探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成就,也为广大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彭博士的深刻见解和独特视角,将为教师们科研工作开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
彭国民博士是一位拥有博士后学位的学术精英,也是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优秀教师。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研究卓有建树,目前担任《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和《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两本知名期刊的审稿人,并担任《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第一届青年编委。彭博士已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青岛市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同时积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油田企业横向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推动了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技术进步,也为我国能源勘探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学术成果方面,彭博士已发表15篇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行业主流期刊上发表6篇SCI论文和2篇EI论文。这些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